星期二, 3月 31, 2009

香港料理



我果次跟個朋友走去日本周圍蒲
佢拍哂心口話過跟佢實有好前途
我話好好好 然後唔知點算好
最好依家即刻走去醫好個肚

咦 呢間好喎 D裝修WONDERFUL
班架妹著住ROLLER 同D客落ORDER
按摩椅上睇住佢o地楂住煲茶
都未坐定已經叫o左兩客海老
擦左咁耐都仲咁HUNGRY
咁樣落去會食到幾時
SAKE叫o左半打 好過孖蒸
熱o既飲o左咁耐 又試下加冰
牛肉加蔥花 要烏冬嘛 照燒D雞柳又試o下
然後海鮮湯 伴醬醋茶 還未完又再加
前面燒矮瓜 串燒D嘛 魚類新鮮嘛又記掛
然後加州卷 共兩客冷麵 破紀錄老闆都驚訝

一百個ROUND我都係咁先
諗下一陣想去邊
噓 望下隻錶 食o左幾個鐘
飲杯水不如埋單鬆

OH I DON'T BELIEVE IT!
單真係HIGH 張單D銀碼真係BIG SURPRISE
日式LADY你真係KAWAI
佢就話: "ARIGATO!"

我想話囉張單睇清楚D呀
我老友話:"喂,你出住先丫!"
我局住碌咭 個心痛到癲
癲到幾乎燒喇叭

牛肉加蔥花 八千YEN嗎 照燒D雞柳萬四嗎
然後七千YEN 是醬醋茶 還懷疑是眼花
無謂燒矮瓜 要九千嗎 魚類海鮮價又變化
然後加一加 但這個發現 破賬目我心中驚怕

過左兩日飛番赤蠟角
講到食料理 梗係香港仲多啦
諗番o係日本亂食o野真係傻
加埋機票錢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
香港長大都咁多年 就算再唔風光都係一時
好過走去外國亂咁洗錢
不如儲錢過二千囉

遙望獅子山 世紀斑霸 繁盛的景緻又賽馬
同賀燒煙花 共我阿爸 求未來別再差
陪伴小娃娃 看真青馬 沿岸D機建大變化
如若加薪嗎 就約你嘆茶 盼市道再可添升價

支持香港!支持秋官


星期一, 3月 30, 2009

非誠勿擾




真心覺得自己看遲了

不過向身邊的朋友推介都十分困難
大陸片老土,舒琪吾靓,吾好睇嫁
就是他們的回覆

近年香港流行一種 "標籤主義"
只看表面和以往就定斷了一切

難怪人家都說香港人吾識貨


如果大家懶聽國語, 港版DVD 其實有收錄廣東話配音的版本

P.S 我係睇國語版

星期日, 3月 29, 2009

給朋友的禮物



願永遠幸福快樂!

星期六, 3月 28, 2009

緣份

某一個時空下, 相遇了
某一個時空下, 走失了

嘗試去捉緊
轉眼便放開

人生總是由很多大大小小的錯誤造成
令人找不到答案

星期四, 3月 26, 2009

餓狼傳說


估吾到臨老都要玩一次Cosplay , 此乃1992年電視遊戲餓狼傳說2其中一個人物Cheng Sinzan

傾左好耐, 兄弟團的服飾終於決定,
我真心覺得無所謂, 玩過一日, 自己未試過, go go go la

但坊間的朋友都認為傳統就是最好, 特別是如此隆重的場合

回想幾年前的我, 可能都會有一種想突破, 要與眾不同的心態去處事
傳統就是悶, 不合時宜
但時間過去, 社會不斷洗禮之下, 火, 早已熄滅,
衝勁都已失去
既然這些既念可以活了這麼多年, 一定有其原因

今日的我, 這個年紀的我, 一套合身的西裝己是適合

星期三, 3月 25, 2009

好恐怖呀!

怪童生吞青蛙當零食 染怪癖7年 能辨蚯蚓「口味」
(明報)3月25日 星期三 09:55

【明報專訊】重慶一個男孩,以小動物當零食已有7年歷史,生吃四腳蛇和癩蛤蟆更嚇壞鄰居,還說生吃蚯蚓能夠分辨不同口味。奇怪的是,男童吃動物後連拉肚子都沒試過,鄰居說他「上輩子是畜生」,父母為此苦惱,希望通過科學還他清白。

嚇壞鄰居 指畜生投胎

據《重慶晚報》報道,這個男孩叫小軍(化名),今年13歲,家住重慶黔江區,只見他從草叢中鑽出來,手裏抓着一條四腳蛇,去皮取肉後放進口裏,津津有味地嚼食起來。不到一分鐘,只剩下四腳蛇尾巴在嘴角。小軍生吃蚯蚓、青蛙、四腳蛇,在當地並非新鮮事,鄰居說,一次見小軍抓起蚯蚓放進嘴裏大嚼,大家都嚇壞了,叫他馬上吐出來,他卻轉身就跑。

小軍說,6歲起開始生吃活物,吃了多少種類已沒有印象,只記得吃過青蛙、蛇、狗、雞、麻雀,每隔20多天就要吃一次,他最喜歡吃的還是青蛙。第一次吃的是蚯蚓,是小伙伴迫他吃的,因打架輸了就只有乖乖就範,而蚯蚓味道有點苦,並不難吃。

6歲打架敗陣 被迫吃蚯蚓

小軍帶記者到距他家約200米一個土堆,雙手在地上挖,不一會就興奮大叫:「抓到了,抓到了」,只見他就張大嘴,把一條蚯蚓放進嘴裏,事後舔舔嘴說,「今天抓的蚯蚓口味不好,要是黃泥地蚯蚓那才好吃呢」。小軍其後帶記者到水塘,來回走幾圈後突然蹲下喊道「捉到一隻!」一看,一隻大癩蛤蟆在他手裏,小軍把癩蛤蟆往地上一摔,再用石頭打得牠不能動彈,去皮洗淨後,滿有滋味地吃起來,前後不到3分鐘。

午飯時間



午飯時間是特別安寧的時間
是最合適我寫作的時間

但出於一個:”懶”字,
就成了我的閱讀時間

眼見公司有2-3份報紙無人問津
不如由我把他們看光
他們的生命很短暫
避免離開時都不知其生存的目的

看多一份報紙, 方知世界原本這麼大

星期一, 3月 23, 2009

港男港女的誕生----林忌

林忌

港男港女的誕生

無綫電視的新聞節目《星期日檔案》討論年輕人的「港男港女」熱話,引起各界熱烈討論回響,港男指責港女愛錢,港女質疑港男沒有上進心,為何本應異性相吸的,會變成相互仇視?

正如世界各地有不同的社會現象,「港男」與「港女」就是社會、文化、教育、家庭的地方問題,由於香港的社會比較病態,因此男女問題也特別嚴重,單單就表面的一些觀察,不去研究背後的成因的話,只會引起口水戰,而無助於解決問題;有見及此,本文特別研究一下「港男」與「港女」的成因,冀雙方從認識了解而減少摩擦,以及從中吸取教訓。

文:林忌

論港女

近年不少年輕男性都紛紛指責,香港女性有大量缺點,如貪財貪名牌,以至視男性為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觀音兵」等,甚至有人以「港女十宗罪」等去標籤年輕女性,統統稱之為「港女」──其實「港女」是如何形成的呢?

早幾十年以來,香港一直被批評為「拜金主義」的社會,這也和女性本身追求社會安全感有密切的關係,但問題在回歸後經濟一沉不起,青少年世代沒有晉升的階梯,結婚生子處處用到都是錢,但又有幾多人供得起一層樓?就算供得起,想追求其他社會──即使如台灣、南韓、新加坡的居住質素,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有如癡人說夢;香港人表面風光,人工高過很多地區,但人工高卻不及物價高,再多的錢,都換不到人家的生活質素,別說要和歐洲國家比,就算連其他三小龍都比不上;由家長到下一代,人人的價值觀都被嚴重扭曲──但求生活好,嫁個二世祖!徐子淇與李家誠的童話故事,成為不少「港女」的夢想而──但求男性人人有一個「五星級的爸」,金錢就是道理──這就是我們的社會價值觀,試問如陳冠希之類的港男如果只住公屋,是否會吸引力大減?

港媽故事

其實每一個港女背後,都有一個港媽;傳統中國女性的智慧,就是要找個事業有成而穩重的終生伴侶,可是傳統智慧與現代社會一結合,古怪的觀念從此產生;廿一世紀嫁女,理應鼓吹男女平等,可是現實是「港媽」紛紛變為傳統的擁護者,嫁女必須要收禮金,而且還必須擺酒大宴親朋,往往不理實際負擔能力去不惜工本?身為漢人,為甚麼必須穿旗袍呢?這些所謂傳統,真的是我們的傳統嗎?然而傳統有得收利是禮金,於是既得利益者自然死抱而不放了,換轉如果香港奉行印度式的傳統──嫁女要送嫁妝,大家認為「港女」與「港媽」,會否仍大義凜然地堅持傳統嗎?

不少時尚女性去到談婚論嫁,才發現原來自己的母親,居然也是相同的港媽──或者最初沒有說甚麼,但經過一眾師奶與朋友七嘴八舌的討論之後,忽然會堅持要擺酒,再忽然堅持要過大禮與禮金,嫁女變似賣女,要有足夠的禮金、還要男方買樓、或有層樓才准許個女出嫁,否則就大責「不孝」;「好一點」的,即使不為了錢,也卻強迫新婚夫婦,無論在怎樣的經濟環境下,都要迫後生仔女買樓供樓;以往樓價天天向上,買樓是最賺錢的保障,可是時移勢易,樓價飛升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活在昨日的「港媽」,卻堅持自己那一套,如早幾年樓市好轉,一眾「港媽」就勒令必須買樓才准許女兒結婚。

為甚麼結婚就一定要買樓?在這樣的迷信之下,香港沒有發生美國次按問題,簡直就是奇蹟!凡要組織家庭,「港媽」就要運用傳統家長的價值與特權,去強迫下一代買樓──不幸買樓後又遇上大跌市,變成負資產,盲目追捧的結果,比起迷信滙豐更嚴重!供樓動輒花上二、三十年,往往是一般人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決定,豈能情感用事?豈能為了一個荒謬的原因,去誤子女的一生?

有這樣的「港媽」,於是教出這樣的女兒──男人的錢、資產、統統都要綁死;識窮的男朋友?勉強可以;結婚?就必須找「有前途、有穩定(供得起樓、女性可以做全職指揮外傭的主婦)之工作」,在這樣的經濟環境下,又有幾多男性做得到?

外傭世代

近廿年來,聘請外傭代主婦處理家務,不但中產如此,甚至到基層都很普遍;當年「港媽」要出外打工,因此把下一代交由外傭照顧,但日子久了,即使港媽不再工作,兒女都已長大了,依賴性仍然令家庭非有外傭不可;常見今日的「港女」,就屬於外傭照顧養大的一代;煮飯與家務對她們來說,都變成了家務助理的工作,因此同樣是中國傳統,擺酒與禮金就必須維護,至於成為一個入得廚房的主婦方面,「港女」則興趣缺缺。

公道點說,中餐的確難學亦難精,比起外國超市,很多半製成品出售的方便,香港卻往往都沒有;早午晚三餐如果都熱愛傳統,事業女性根本沒有可能做得到,奇怪的是,外國的西餐烹飪節目,賣點是方便易煮,但香港本地的煮食節目,卻更著重新奇與味道,其實這一切背後,是否我們已經習慣了有外傭,變成沒有外傭就無法生存呢?如果必須請外傭,無論住所與每月收入的要求,又是否再額外提升了呢?

我們社會的價值觀出了問題──當港媽眼中,「有前途」即是「有錢途」,又有誰能期待她們教出來的女兒,會有甚麼特別的理想抱負?男仔生性反叛,母親的影響力較小,和母親關係更緊密的女兒,經過多年來的潛移默化,結果製造了「港女」的橫行──為甚麼由十歲到七十歲,都期望穿戴同一牌子的手袋?這種教育的成功實在令人驚嘆!「港女」與「港媽」一起觀賞電視劇集,一起行街購物買名牌,所以說,沒有「港媽」,哪有「港女」?

最不幸的,當數不良傳統智慧的影響──財富基礎的背後,往往代表了權力、金錢與欲望,當追求這些而忽視更高層次的「真善美」教育之時,金錢就變成了人生唯一的意義;無論「港男」與「港女」,背後的「港爸」與「港媽」,往往只以金錢與社會地位,去衡量自己兒女的成就。由努力讀書賺錢,到努力工作賺錢,去到努力投資賺錢,甚至呼吸,也是為了努力賺錢之時,除了金錢,我們的「港女」與「港男」,最終又剩下甚麼呢?

談港男

香港女性談到「港男」,衝口而出那句,就是指「港男」有如「大細路」,既沒有「上進心」,也似長不大的男孩;當然,很多人對「上進心」的價值觀,說到底仍然是物質──「上進」就等如了「錢進」;例如一些明星與公子哥兒,人格上都不見得完美,可是從來聽不見有嫌棄他們「不上進」的講法,是否凡有錢,就係等如「俊傑」?用金庸小說的男角來比喻,即使認賊作父如楊康,一樣會有無知少女說:「和他影裸照的女明星,好幸福呀!」除了社會階梯堵塞,大學收生女多於男等基本的社會問題之外,港男常被指為「大細路」、幼稚等等,表面化的象徵,則為迷戀動漫、模型、打機、睇波等玩意,即使和女朋友對話,也三句不離玩具;除了熱衷於和異性進行肉體上的交流之外,心靈上的交流少之又少──女性講心事,男方往往「哦、哦、哦」支吾以對,如非不了解女性只是為了情感抒發,就誤解有問題必須解決,內心如響起巴士阿叔式「未解決,未解決」的對白,急於「解決」女性口中的問題。事實上,女性談心往往只為抒發情感,得到支持與認同,而不是需要人解決問題──談多兩句,男性又嫌悶而轉身去「打機」,急急回應:「打緊大佬呀,遲 D 先講啦!」

長不大的大男孩

另一方面,女性口中的「上進」問題,除了金錢、權力、地位以外,就是一個可以分擔、分享、分憂的伴,比起台、韓、星受過軍訓的男性,港男極度欠缺的就是「獨立性」──香港家長教仔,未聞有教導「獨立自主」的,比起外國的男性,自幼可以任意玩樂,香港根本缺乏這樣的空間與設備;幾十年前,經濟未發達之時,一眾港爸亦大多屬「天生天養」,有幸成長發展的,大多都吃過苦,學懂如何獨立自主解決問題;香港今日的環境,根本沒有空間去讓「港男」去獨立的精神,何況連小學都要轉全日制,讀完書以外就是「課外活動套餐」,幾乎連玩甚麼遊戲,都會變成由家長控制;另一方面,電玩等「即食」的遊戲文化當道,比起往日的環境,連玩耍也要多動腦筋去尋找樂趣,今日的男孩只愁不夠時間玩樂,而家長亦寧可見到孩子在家打機,以免出街被人教壞;這一切一切,都是製造終極電車男的元兇,港男長不大,家長的角色有人探討過嗎?

傳統中國家庭極度關注下一代的發展,如今日長大的一群,乃經歷八十年代經濟成長的受惠者,從好的角度去看,是得到前所未有的家長關注,但後遺症者,則是過度的關注變成了控制,由讀甚麼、學甚麼、以至課外活動參加甚麼,都由港媽與港爸一手包辦。如古代的富家大少爺,甚麼都不用做於是甚麼也不懂。男性的成長往往靠「在街上」的經驗、嘗試與磨練,可是香港的教育制度,以至社會要求,都只是要求港男做「應聲蟲」,而非訓練獨立與自主──在家聽從父母,在校聽從老師,工作聽從老闆之餘,還要聽從政府與國家,最後結果就是養育出太監與「狗公」等小男人的變種,也變得一點也不奇怪了。

讀讀歷史,中國千年不變的,乃「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中國的書生和西方的知識份子有何不同?最明顯的就是身體的訓練,傳統書生手無縛雞之力,甚至被譏為東亞病夫;反之西方教育男孩,最注重的就是講求獨立、榮譽與勇氣,這些特質在中國人的價值觀之中,非常罕見。一往而言,未聞港爸教育「勇氣」,亦未聞老師會強調「獨立」的重要性。至於「榮譽」與「尊嚴」,更屬於傳統文化的重大缺失,即使曾經存在,亦不復重視;而國事多磨,今日的政府與一眾高官,往往亦作出了反面的示範,令這一切都得不到應有的重視。

缺乏獨立性

受中國文化影響深遠的鄰居,如台灣、新加坡、南韓等社會,都有以上類似的問題,然而由於強迫徵兵的兵役制度,男孩往往必須離家數年,以接受地獄式軍事訓練,頓令男孩成長變為男子漢。幸福的香港男孩,無需接受當兵的訓練,其實是令人欽羨的幸福,但幸福是有代價的──就是男孩得不到獨立的發展,和「港女」的「公主病」一樣,「港男」一樣有「公子病」──以往形容士大夫無能,會用「無事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今日不少港男,就連「一死報君」的意志都沒有,遇到問題往往只會「潛水」逃避,既缺乏自信,也缺乏承擔。

社會富裕而發展慢了下來,家長的壽命與影響與日俱增,可是今天的樓價,尋常百姓的年輕人根本無法負擔,年輕人遲遲都不能離開家庭獨立,「港男」繼續成為「大男孩」,既是自己的問題,更是社會的問題;其他三小龍的樓價合理得多,要成家立室的成本亦低了很多,現實環境迫人無助,甚至嚴重一些的,不少「大男孩」因胡亂理財,甚至發生問女友借錢,而遲遲不還因財失義的故事──溫室中的大男孩離開了溫室,往往仍然一無是處,卻因家長長年的溺愛照顧,就自以為很了不起,說到底,還是社會整體的悲劇,是不中不西制度與文化之下,不幸的結果。

家長關愛的悲劇

其次,社會拜金,子女「孝順」往往意味了物質;回想當年,經濟起飛好景的日子,今日的家長,往往能夠供應很多物質去孝順父母,然而香港經濟的飛躍期一去不復返,當年不須文憑也有數萬元的月薪,樓價由數十萬起跳的日子,已成天方夜譚;傳統智慧教你買樓買股票,必定狂升,卻沒想過今日會成為牆紙,家長對子女現下生活的社會嚴重脫節,只是一味期望子女成為專業人士,可以有收入穩定的「正職」;然而除了三師(律師、醫師、會計師)以及公務員之外,今日的香港已沒有甚麼穩定的工作,傳統智慧硬碰改變了的社會環境,父母根據已逝的環境,去規劃子女的人生,這些不切實際期望的結果,製造了無數下一代的悲劇;很不幸的,這些問題往往挑戰了「中國人情感」──與孝順,聽從父母意見等問題,結果為了兩人間的婚姻,卻牽連數十人的家族糾紛,「港男」與「港女」的悲劇,亦往往因此而起……

(圖片及原文請查看印刷版第19頁)

星期六, 3月 21, 2009

甜蜜蜜 (完)

放榜的那一天, 阿偉帶著無限的自信去接受加冕, 
他知道自己必定可以成為七優或八優生
結果一如所謂, 7A1B, 成了同學風頭人物

但他的心內仍然記掛欣欣

他找不到她, 小敏告訴他
她考得不好, 不顧一切去找學校了
而小敏則幸運地可以留在原校

整個中六阿偉都是心不在焉, 這個傷口, 仍然沒有平復,
小敏則是天天支持她的人, 欣欣卻從未沒有在二人的話題出現

一年過去, 阿偉奴終於醒了

他告訴小敏
”我會去外國讀書...”
”幾時返黎?"
”吾知嫁,希望埋考醫生牌先返黎”
”你決定了,仲有無吾捨得既人同事?”
”沒有了 ,所有野都放底, 我只想完成我既理想”
”甘好啦, 一路順風”
”仲有, 吾好送我機啦, 費時吾捨得”
”哦”

就在阿偉離開前既一夜
小敏打了一個電話給欣欣

”欣欣,佢走啦,你有無野同佢講?"
"無啦”欣欣冷淡地回應
”小敏, 你鍾意左人地甘多年都吾同人講, 仲等?
”雖然佢係我既Mr Right , 但時機吾到就係吾到, 佢個心吾係度就吾係度,
呢一年我過得甘開心, 賺左啦”


”希望有一日佢學成歸來會記得我啦”



 

星期五, 3月 20, 2009

謝安琪 - Yelling



很久沒有期待過一張唱片
主要因為吾派上台既歌特別有意思
今次找來這一首

直角等於三角形

作曲: 周博賢
填詞: 周博賢
編曲: 周博賢
監製: 周博賢

紋身 便覺與幫會接近
聲名夠響 便算是神
表情夠扭曲演戲便動人

立說著書 便算位專家顧問
歌詞夠狠便聽得興奮
操潮汕口音必滿腔怒憤

像混在四周 資訊太亂太多
觀感知覺 最終不勝負荷過
人麻木了變蠢變笨

事事獨看最淺最白最表面成分
疑團小節矛盾隱喻不過問
只靠直覺感受評定事與人

大聲 便覺得粗鄙過份
斯文有錢是社會達人
丹田氣震音必博得共振

像混在四周 資訊太亂太多
觀感知覺 最終不勝負荷過
人麻木了變蠢變笨

事事獨看最淺最白最表面成分
疑團小節矛盾隱喻不過問
只靠直覺感受評定事與人

將萬物簡單化 小事遺漏了算吧
蠢鈍做人有益消化 臀部來做腦袋好嗎

只會著眼表面成分
疑團小節矛盾隱喻不過問
依靠直覺感受評定事與人

自動自覺望向最顯眼和最簡易成分
牛和風馬畫上等號 不發現疑問
只靠直覺感受來評定愛恨

星期四, 3月 19, 2009

星期二, 3月 17, 2009

甜蜜蜜 (VI)



重視一個約會, 自然會早到, 懷一份不安的心情, 等待結果
欣欣竟然比阿偉更早, 咀角帶了笑容

”阿偉, 你快D祝福我啦!!”
”什麼事?” 
他心知不妙了 
 
”阿偉, 你係我好朋友, 我第一個講你知啦, 我拍拖啦”
”拍拖, 同邊個?同邊個?同邊個?"
他開始焦急了

”阿輝,隔離理科班既個阿輝”
他開始焦急了,他連基本印象都沒有,這個敵人是何時開始出現呢...

他..記起了
”阿輝,隔離理科班既個阿輝”
”成日上堂大聲講野,日日放學走去踢波,考試成績好差嗰個?”
”M.........你甘話人實在太差啦!”
”我...差?”
”雖然阿輝成績一般, 只係佢好肯花時間係我身上, 好錫我,
吾會只係日日去圖書館, 一時同我去海灘, 一時同我去戲院, 一D都吾悶, 好開心嫁”
"你吾覺得我地應該專心讀書先?"
”m........."
"你個人太悶啦, 一D心思都無, 況且你俾吾到快樂既感覺我, 同你一齊好大壓力, 
成日講將來, 總之就無Feel 啦”

公主就是是公主, 總有些指摘的語氣

阿偉沒有作聲, 呆呆站著

欣欣望向另一邊, 街角顯然有一個身影正在等她, 她揮一揮手, 說了最後的話
”吾好甘啦, 我走啦, 拜拜”

阿偉沒有作聲, 呆呆站著
直至目送他們離開後, 他向自己說”是你變了,我變了,或是世界變了??"

整個夏天,阿偉和欣欣都沒有再見, 連聯絡都沒有
直至八月份, 放榜的那一天 

星期一, 3月 16, 2009

快樂星期天




剛過了一個愉快的星期天

和暖的陽光下, 打了一個上午的籃球
勝負都不重要,最重要是忘卻煩憂
一個熱水浴, 洗滌了心靈

之後與家人重溫兒時的相片
我興趣不大,但見他們嘻嘻哈哈,
已是最大的安慰

之後閒來無事便開始聚賭
雖然代價只是一餐晚餐
但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我這個輸家都沒有所謂

金錢易找
一家人的愉快相處最是難得

星期五, 3月 13, 2009

拜山



春節過後,便是清明
其實拜山是一個過程,一個親友聚會的機會

坦白講我自己無特別感覺
阿媽叫到,星期日早D起身甘啦

我有時會想,如果我們沒有下一代,
還有沒有人會在清明或重陽探一探我們呢?

朋友終會離去,唯有在另一個世界再相聚.....

星期一, 3月 09, 2009

青姐哭了



信報 -

股評人胡孟青回應本網查詢時表示,當時落淚,是一時激動而矣,「正常人見到臨尾畀(被)人咁質,都會激動,成班經紀一片恐慌﹗」她又指,最替一眾阿公阿婆不值,「阿婆都已經無錢供股了,大戶想逼到小股東不供股,都無理由咁質法﹗今次太毒了﹗」

她表示,原估計匯豐會「慢死」,怎料現被狠狠插死,形容大戶如此賺錢,「同殺人放火無分別﹗」又指今天匯控在競價時段的「突變」,是「有部署,有預謀」,港交所六月才實施限制競價時段的股價波幅,已經太遲。


facebook 內, 我是青姐的fans.
哭, 不是金錢的問題, 是世界都混亂了

deadrising



人家有錢買SF4, BIO 5
我就打CAPCOM 舊Game DEADRISING
一樣打屍, 我仲多D血

媽說:電視條友成晚”寒”起個背吾知想點
我說:打機係甘無聊嫁啦

星期五, 3月 06, 2009

香港運動會??

香港運動會

為進一步推廣社區「普及體育」的文化,體育委員會決定由2007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全港運動會(港運會)。第一屆港運會已於2007年4月21日至5月6日順利舉行,共有1 287名運動員分別參加田徑、羽毛球、籃球和乒乓球4個體育比賽項目;吸引超過10萬名市民參加各項有關活動,反應理想。

第二屆港運會將於2009年5月9日至31日舉行。參照第一屆港運會的運作模式,第二屆港運會將由體育委員會主辦;由社區體育事務委員會統籌;而18區區議會、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相關的體育總會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則獲邀為協辦機構。

港運會是本港歷來首個全港大型多項目運動會,以18區區議會為參賽單位,目的是在社區層面提供更多體育參與、交流和合作的機會;鼓勵市民積極參與體育活動,以進一步推廣社區「普及體育」的文化;並增加市民對居住地區的歸屬感;同時促進18區之間的溝通和友誼。此外,港運會亦可促進在地區負責推動體育的有關單位的合作伙伴關係,加強社區凝聚力。

第二屆港運會除保留上屆的田徑、羽毛球、籃球和乒乓球4個體育比賽項目外,今屆新增了游泳和網球2個項目,即合共6個體育比賽項目。各區區議會將選拔區內優秀運動員參與賽事,而上述6個體育比賽項目均設「全場總冠、亞、季軍」獎。另外,在全部6個體育比賽項目中累積得分最高的地區將獲頒「第二屆全港運動會總冠軍」獎項。

為了讓全港市民更深入認識、支持和參與第二屆港運會,大會將繼續舉辦一連串活動讓全民參與,包括大型開幕典禮和閉幕暨綜合頒獎典禮、「精英運動員示範及交流活動」、「十八區啦啦隊大賽」、投票選舉「我最支持的體育社區」和競猜「第二屆港運會全場總冠軍」等。此外,今屆大會更增辦「活力動感攝影比賽」,讓更多市民可通過不同形式的活動參與港運會,並增加「第二屆港運會最積極參與社區」的獎項,以鼓勵各區派出更多運動員參賽和爭取地區人士的支持



攪D甘野真係”R” 晒頭 ???

星期四, 3月 05, 2009

甜蜜蜜 (V)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對於香港的會考生黎講, 這五個月份足以影響他的一生

阿偉當然認真去面對今次的考試
為了欣欣,為了父母,為了所有身邊對他有所寄望的人,他絕不放鬆

同一時間, 他都把時間去照顧欣欣,
一天一個電話,一同去自修室溫習,希望真誠可以感動她
直至會考後正式接受他 

但欣欣的態度卻一天一天轉淡,
電話不願接, 街不願去, 不論是二人, 三人, 或是一大群人

但最不幸的消息傳來, 有人見過欣欣同自班的阿輝一同去街
更不止一次, 有更多人見過他們一起

對於普通人, 這不是問題
但對於阿偉這中五生來說, 足以失眠幾天

本想問, 但沒有勇氣問
關係一直拖,觀音與兵一路在拉扯

直至會考完結的第二天
欣欣打了一個電話給阿偉
”出黎啦, 我有樣開心既同你講”
”開心野?”
”到時你咪知...."
”今晚見” 

星期二, 3月 03, 2009

七百年後

七百年後

曲:柳重言
詞:林若寧
編: 柳重言
監: 柳重言/Davy Chan/CY/陳奕迅

你那太空艙
能夠發出金色的光
我廢置一方
抬頭便會為你守望
一天天催迫生活在現代化
繽紛星空拋低我寄存繁榮垃圾崗
多得你原諒我骯髒

送你破黑膠
廉價發出歌聲依稀
送你破燈泡
便宜地照亮你天地
一箱卡式帶一直沒落仍能回味
那套舊文藝戲
生生不息的悽美愛情逾越物質跨過世紀

文明能壓碎
情懷不衰
無論枯乾山水
舊時年月投入垃圾裡
你我一起同居
仍然能送你
兒時玩具
老地方抱著一起安睡
七百年
潮流裡
瞬息過去

棄置那棵花
容我帶它的根歸家
送你這棵花
來懷念已逝去初夏
漆黑的星體花葉樹木無從留下
你會在流淚嗎
花開的沙丘滋養我們貧窮地方優美似畫

文明能壓碎
情懷不衰
無論枯乾山水
舊時年月投入垃圾裡
你我一起同居
仍然能送你
兒時玩具
老地方抱著一起安睡
七百年
潮流裡
建築統統破碎

天天進化熱潮已記不起
用霓虹去建設歡喜
雖則你我被每粒星唾棄
我們貧乏卻去到金禧

文明能壓碎
情懷不衰
無論枯乾山水
舊時年月投入垃圾裡
你我一起同居
仍然能送你
兒時玩具
老地方抱著一起安睡
七百年
隨年歲
記憶老去
仍然有你的忠心愛侶

佛曰:旗未動,風也未動,是人的心自己在動……


近日腦內只有兩件事,”匯豐”與”婚禮”
”匯豐”只是金錢的事, 實在不值得費心
”婚禮”是朋友的婚禮, 除了自己可否放假外
還有服飾和各項細節的安排正在思考當中 
年輕的時候總覺得需要突破傳統,
做一些獨特的事, 
穿球鞋可以嗎? 穿Tee +jeans 可以嗎?
人一多, 意見自然多
或許一切都沒有變, 變的只有內在的心態       
       

星期一, 3月 02, 2009

TAG

tag

PyDict
標記,標簽,附屬物,名稱,碎片,結束語,口頭禪,陳詞濫調,附加語,渾名,殘片 ; 標簽,(HTML文件中的代碼名稱,

最好快D完..吾該!

其實
我吾介意人在生活照TAG 我
但最好問聲我
或者找一D 靓既相

十萬個吾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