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期二, 2月 27, 2007
如何評定香港電影的創意 (明報)
如何評定香港電影的創意 (明報) 02月 27日 星期二 05:10AM【明報專訊】
《無間道風雲》揚威奧斯卡 ,作為原著產地的香港,與有榮焉。
港片近年常被批評創意不足,從觀眾角度可以這樣看,但從工業角度則萬萬不能。
到底是香港電影創作人無創意,還是港片無創意呢?
觀眾當然會認為兩者根本就是同一回事,其實不然。
上映的港片,只是電影創作其中一部分已拍成電影的,還有一大部分創作了出來,未被接受,甚至在拍攝過程中有種種原因變得面目全非的,觀眾是不會知道的。
《無間道》劇本不是一創作出來便有公司接受,找劉德華、梁朝偉 、曾志偉 、黃秋生 來演。
幾乎所有香港電影公司老闆都看過《無間道》的故事大綱或劇本。創作人是被拆騰了好幾年才願望成真。
想想電影圈中有多少個同類事件,但最後沒有被拍成電影的!
有公司肯投資,還要有大卡士及適當的製作不能顯現出創意的力量。
又要想想,如果《無間道》只得數百萬成本,沒有這些卡士,拍出來會不會收五千幾萬。又會不會在電影金像獎中勇奪大獎?
沒有名利雙收,荷李活又會否走來買重拍版權,找馬田史高西斯這麼大的導演來拍,在奧斯卡中
再下一城?
荷李活電影人有沒有獨具慧眼,買過一部在香港票房不住的電影版權過去重拍
呢?
電影是一門很現實的生意,大家應該明白。
香港電影人有多少創意,未必就在拍出來的港片中可以睇得出。
一部電影的誕生,是天時地利人和加市場計算,一部有創意的成功電影,往往是市場計算錯誤的產品。
郭繾澂
《無間道風雲》揚威奧斯卡 ,作為原著產地的香港,與有榮焉。
港片近年常被批評創意不足,從觀眾角度可以這樣看,但從工業角度則萬萬不能。
到底是香港電影創作人無創意,還是港片無創意呢?
觀眾當然會認為兩者根本就是同一回事,其實不然。
上映的港片,只是電影創作其中一部分已拍成電影的,還有一大部分創作了出來,未被接受,甚至在拍攝過程中有種種原因變得面目全非的,觀眾是不會知道的。
《無間道》劇本不是一創作出來便有公司接受,找劉德華、梁朝偉 、曾志偉 、黃秋生 來演。
幾乎所有香港電影公司老闆都看過《無間道》的故事大綱或劇本。創作人是被拆騰了好幾年才願望成真。
想想電影圈中有多少個同類事件,但最後沒有被拍成電影的!
有公司肯投資,還要有大卡士及適當的製作不能顯現出創意的力量。
又要想想,如果《無間道》只得數百萬成本,沒有這些卡士,拍出來會不會收五千幾萬。又會不會在電影金像獎中勇奪大獎?
沒有名利雙收,荷李活又會否走來買重拍版權,找馬田史高西斯這麼大的導演來拍,在奧斯卡中
再下一城?
荷李活電影人有沒有獨具慧眼,買過一部在香港票房不住的電影版權過去重拍
呢?
電影是一門很現實的生意,大家應該明白。
香港電影人有多少創意,未必就在拍出來的港片中可以睇得出。
一部電影的誕生,是天時地利人和加市場計算,一部有創意的成功電影,往往是市場計算錯誤的產品。
郭繾澂
星期一, 2月 26, 2007
陪伴港人超過30載的麥當勞 叔叔,將離我們而去
【明報專訊】陪伴港人超過30載的麥當勞 叔叔,將離我們而去!
麥當勞為打造「Forever Young」年輕品牌,所有新開設的分店均會以活力和時代氣息為主調,取代「生招牌」麥當勞叔叔公仔;現時全港 廣 告逾200間麥當勞分店,僅剩約40間仍有麥當勞叔叔公仔駐紮,隨舊店逐一翻新,麥當勞叔叔「買少見少」。
位於九龍塘又一城的麥當勞分店,可謂「Forever Young」品牌的表表者。該店昨日舉行隆重的揭幕禮,正式由4000平方呎擴充至6000平方呎,全店設計時尚優雅,富空間感,天花裝有水晶燈,牆壁是雕上古典圖案的鏡面,應有盡有,唯獨欠缺一頭爆炸紅髮的麥當勞叔叔公仔。麥當勞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劉士盛表示,近年積極開拓年輕人市場,除開設McCafe和24小時營業之外,亦會按照地區特色設計店舖,例如又一城分店時尚優雅,配合其坐落於高檔次的購物商場。劉說,今年準備開設5至8間新店,均走年輕路線,例如4月揭幕的朗豪坊新店,將以新潮形象示人。全港原有八成麥當勞分店有麥當勞叔叔公仔,但隨舊店逐一翻新,現僅剩兩成分店仍有麥當勞叔叔。
劉士盛表示,今年會翻新30間舊店,店舖翻新後將「徹底變化」,以配合各區特色。他說,雖然愈來愈少分店有麥當勞叔叔公仔,但強調麥當勞叔叔仍很重要,是麥當勞的品牌代表﹕「Ronald(麥當勞叔叔)會繼續推廣均衡飲食,小朋友開生日會,仍會看見他。」麥當勞發言人補充,會視乎各區情和區內兒童數目,決定是否保留麥當勞叔叔公仔。仍會現身小朋友生日會另外,劉說,麥當勞面對人民幣升值及租金上漲等壓力,今年的經營成本將增加一成,公司將於年內把McCafe數目由35間增至50間,並於全線24小時營業分店提供免費WiFi(無線上網)服務,以吸納大批年輕顧客,盡量不會加價。
失蹤人口
麥當勞為打造「Forever Young」年輕品牌,所有新開設的分店均會以活力和時代氣息為主調,取代「生招牌」麥當勞叔叔公仔;現時全港 廣 告逾200間麥當勞分店,僅剩約40間仍有麥當勞叔叔公仔駐紮,隨舊店逐一翻新,麥當勞叔叔「買少見少」。
位於九龍塘又一城的麥當勞分店,可謂「Forever Young」品牌的表表者。該店昨日舉行隆重的揭幕禮,正式由4000平方呎擴充至6000平方呎,全店設計時尚優雅,富空間感,天花裝有水晶燈,牆壁是雕上古典圖案的鏡面,應有盡有,唯獨欠缺一頭爆炸紅髮的麥當勞叔叔公仔。麥當勞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劉士盛表示,近年積極開拓年輕人市場,除開設McCafe和24小時營業之外,亦會按照地區特色設計店舖,例如又一城分店時尚優雅,配合其坐落於高檔次的購物商場。劉說,今年準備開設5至8間新店,均走年輕路線,例如4月揭幕的朗豪坊新店,將以新潮形象示人。全港原有八成麥當勞分店有麥當勞叔叔公仔,但隨舊店逐一翻新,現僅剩兩成分店仍有麥當勞叔叔。
劉士盛表示,今年會翻新30間舊店,店舖翻新後將「徹底變化」,以配合各區特色。他說,雖然愈來愈少分店有麥當勞叔叔公仔,但強調麥當勞叔叔仍很重要,是麥當勞的品牌代表﹕「Ronald(麥當勞叔叔)會繼續推廣均衡飲食,小朋友開生日會,仍會看見他。」麥當勞發言人補充,會視乎各區情和區內兒童數目,決定是否保留麥當勞叔叔公仔。仍會現身小朋友生日會另外,劉說,麥當勞面對人民幣升值及租金上漲等壓力,今年的經營成本將增加一成,公司將於年內把McCafe數目由35間增至50間,並於全線24小時營業分店提供免費WiFi(無線上網)服務,以吸納大批年輕顧客,盡量不會加價。
失蹤人口
星期日, 2月 25, 2007
星期五, 2月 23, 2007
星期四, 2月 22, 2007
星期二, 2月 20, 2007
家 肥 屋 潤
大 年 初 三 , 祝 大 家 家 肥 屋 潤 , 出 入 平 安 , 一 團 和 氣 , 笑 口 常 開 。
港 元 跟 美 元 掛 , 香 港 人 的 心 情 亦 跟 樓 市 掛 了 , 樓 市 好 , 香 港 人 心 情 好 , 樓 市 跌 , 香 港 人 心 情 壞 。 香 港 人 日 捱 夜 捱 , 大 部 份 為 了 層 樓 , 全 香 港 七 百 萬 市 民 辛 辛 勞 勞 , 全 部 進 貢 地 產 公 司 , 世 界 各 地 的 頭 號 有 錢 佬 , 大 多 都 是 做 實 業 生 意 , 或 生 產 電 器 , 或 製 造 電 腦 軟 件 , 或 打 造 時 裝 品 牌 , 只 有 在 香 港 , 大 部 份 身 家 名 列 前 茅 的 有 錢 佬 , 業 務 主 要 做 地 產 。
豬 年 的 地 產 市 場 , 應 該 是 繼 續 旺 貴 樓 , 大 陸 有 錢 人 何 其 多 , 其 中 一 項 身 份 象 徵 便 是 在 香 港 擁 有 優 質 物 業 , 像 在 美 國 的 有 錢 佬 都 喜 歡 在 曼 克 頓 或 比 華 利 山 置 業 一 樣 。 相 信 最 近 很 多 的 樓 盤 廣 告 都 是 希 望 能 吸 引 內 地 買 家 注 意 , 前 一 陣 子 興 架 勢 屋 苑 名 稱 , 「 九 五 之 尊 」 、 「 皇 者 風 範 」 、 「 挺 拔 豪 庭 」 , 一 上 的 士 話 唔 該 去 「 九 五 之 尊 」 , 真 係 淨 係 聽 都 已 經 夠 晒 威 。 內 地 人 越 洋 買 物 業 , 都 希 望 能 夠 買 到 一 些 可 以 供 吹 噓 的 , 最 靚 、 最 貴 、 最 高 、 最 粗 ( 層 樓 外 觀 ) , 燈 光 最 幻 變 , 甚 至 最 猛 鬼 , 總 之 有 個 最 字 , 方 便 用 來 講 , 有 得 威 。
有 見 及 此 , 香 港 樓 盤 無 端 端 出 現 環 球 小 姐 走 走 去 , 又 有 一 群 風 水 名 家 煞 有 介 事 風 生 水 起 一 番 , 方 便 內 地 買 家 話 俾 人 聽 , 我 買 環 球 小 姐 住 度 , 又 或 是 我 買 全 香 港 最 好 風 水 度 。
細 屋 搬 大 屋 當 然 值 得 恭 喜 , 但 如 若 代 價 是 每 天 營 營 役 役 為 供 樓 , 那 不 如 家 細 細 但 有 生 活 。
屋 寬 不 如 心 寬 。
谷德昭foodkok@hotmail.com
港 元 跟 美 元 掛 , 香 港 人 的 心 情 亦 跟 樓 市 掛 了 , 樓 市 好 , 香 港 人 心 情 好 , 樓 市 跌 , 香 港 人 心 情 壞 。 香 港 人 日 捱 夜 捱 , 大 部 份 為 了 層 樓 , 全 香 港 七 百 萬 市 民 辛 辛 勞 勞 , 全 部 進 貢 地 產 公 司 , 世 界 各 地 的 頭 號 有 錢 佬 , 大 多 都 是 做 實 業 生 意 , 或 生 產 電 器 , 或 製 造 電 腦 軟 件 , 或 打 造 時 裝 品 牌 , 只 有 在 香 港 , 大 部 份 身 家 名 列 前 茅 的 有 錢 佬 , 業 務 主 要 做 地 產 。
豬 年 的 地 產 市 場 , 應 該 是 繼 續 旺 貴 樓 , 大 陸 有 錢 人 何 其 多 , 其 中 一 項 身 份 象 徵 便 是 在 香 港 擁 有 優 質 物 業 , 像 在 美 國 的 有 錢 佬 都 喜 歡 在 曼 克 頓 或 比 華 利 山 置 業 一 樣 。 相 信 最 近 很 多 的 樓 盤 廣 告 都 是 希 望 能 吸 引 內 地 買 家 注 意 , 前 一 陣 子 興 架 勢 屋 苑 名 稱 , 「 九 五 之 尊 」 、 「 皇 者 風 範 」 、 「 挺 拔 豪 庭 」 , 一 上 的 士 話 唔 該 去 「 九 五 之 尊 」 , 真 係 淨 係 聽 都 已 經 夠 晒 威 。 內 地 人 越 洋 買 物 業 , 都 希 望 能 夠 買 到 一 些 可 以 供 吹 噓 的 , 最 靚 、 最 貴 、 最 高 、 最 粗 ( 層 樓 外 觀 ) , 燈 光 最 幻 變 , 甚 至 最 猛 鬼 , 總 之 有 個 最 字 , 方 便 用 來 講 , 有 得 威 。
有 見 及 此 , 香 港 樓 盤 無 端 端 出 現 環 球 小 姐 走 走 去 , 又 有 一 群 風 水 名 家 煞 有 介 事 風 生 水 起 一 番 , 方 便 內 地 買 家 話 俾 人 聽 , 我 買 環 球 小 姐 住 度 , 又 或 是 我 買 全 香 港 最 好 風 水 度 。
細 屋 搬 大 屋 當 然 值 得 恭 喜 , 但 如 若 代 價 是 每 天 營 營 役 役 為 供 樓 , 那 不 如 家 細 細 但 有 生 活 。
屋 寬 不 如 心 寬 。
谷德昭foodkok@hotmail.com
星期六, 2月 17, 2007
星期四, 2月 15, 2007
大學畢業生既洗費
2007年1月29日 星期一
大學畢業生既洗費
http://hongkongpotato.blogspot.com/2007/01/blog-post_29.html
薯仔未讀大學時已經接觸過乜野叫做複利,點樣細細個,每月擺二三千落去零存整富等既計劃,過唔知幾多年就有幾多回報。
講就易。
當你係一個大學畢業生,搵到萬二左右,算唔錯啦。如果屋企唔洗靠你,甚至乎唔洗比家用,如果好彩你阿媽比埋首期,你去供一層舊樓都夠。
但係點會個個屋企都咁好彩。
要保持以家既生活質素,又或者其實去想比屋企人一d好既生活,每樣野都係要錢。裝個有線要兩舊,寬頻舊幾,手提電話一家三口都加埋四舊,唔好計水電媒管理費果堆,如果夏天要開埋冷氣,諗起張電費單就真係凍到入心。
仲有,每個月定期既家用呢?
淨係家庭既必需開支,好彩既四千可以了結,咁當然果個月就最好唔好請屋企人食飯,亦唔好有其中一個人生日。。。
咁跟住又要到自己洗。返得中環工,裝身等當然唔小得。唔係armani都唔好去旺角做一套四百既西裝啦。淨係食lunch都要千幾蚊一個月,如果要開埋ot,夜晚果餐即使去大檸樂食,以家大檸樂都要收三十幾一個dinner。來回車費,好彩住係港島唔過開就話十鬆d蚊一個來回,唔好彩既話就廿幾。。。仲要返得大公司,要陪一班搵得咁上下既人癲,食雪糕當然唔會係牛奶公司,一班人去食飯亦都唔會去老麥。。。放工後既消遣,一個happy hour都要成舊水啦,唱k食飯就仲
貴。
如果d衫褲唔穿唔爛,一個月淨係返工都要預二千五至三千。
咁搵萬二,一個月淨返五千幾。
呢五千幾,就要預黎有時買下衫(香港地買衫幾x貴),對皮鞋著得爛爛地買果對都要五六舊閒閒地(幾十蚊對既,著成日真係隻腳想生乜就有乜),有時有d突發節日如生日等,朋友既夾兩三舊,屋企人出得去食飯當然唔只呢個數,亦要希望無乜突如期來既請帖。
淨返既數已經唔多,當四千好未?但係一個如薯仔咁上進既大學生,如果投身於中環工,唔會覺得一個degree係夠用既,咁就要報多d qualification。做銀行既cfp,insurance broker等等考極都考唔晒,唔做銀行做其他金融related既cfa亦都係玩到嘔泡。一個試幾千,報埋course既話考一次試過萬亦唔出奇。
講左咁耐,都未講,如薯仔係有薯女,咁又點算呢?
返得中環工,仲要係大公司,唔知內情既實以為你好掂,食飯行街睇戲等支出當然係你比,仲要因為你返既係中環工,你既另一半唔會預期你帶佢食老麥。一個禮拜出黎玩一次哩?都閒閒地唔夠四五舊,一個月又千幾。。。咁當然又係唔好計果d乜乜節日紀念日既特備節目禮物等等等等。。。
呢萬二蚊,數到呢個地步,已經所餘無幾。
----------------------------------------------------------------
所以,如果你曾經cold call過一個後生仔又比佢cut過線,呢個可能就係薯仔。唔好怪我,我一諗起以上既野,又點會對financial planning有興趣。。 。。。
張貼者: hongkongpotato 於 上午 10:32
大學畢業生既洗費
http://hongkongpotato.blogspot.com/2007/01/blog-post_29.html
薯仔未讀大學時已經接觸過乜野叫做複利,點樣細細個,每月擺二三千落去零存整富等既計劃,過唔知幾多年就有幾多回報。
講就易。
當你係一個大學畢業生,搵到萬二左右,算唔錯啦。如果屋企唔洗靠你,甚至乎唔洗比家用,如果好彩你阿媽比埋首期,你去供一層舊樓都夠。
但係點會個個屋企都咁好彩。
要保持以家既生活質素,又或者其實去想比屋企人一d好既生活,每樣野都係要錢。裝個有線要兩舊,寬頻舊幾,手提電話一家三口都加埋四舊,唔好計水電媒管理費果堆,如果夏天要開埋冷氣,諗起張電費單就真係凍到入心。
仲有,每個月定期既家用呢?
淨係家庭既必需開支,好彩既四千可以了結,咁當然果個月就最好唔好請屋企人食飯,亦唔好有其中一個人生日。。。
咁跟住又要到自己洗。返得中環工,裝身等當然唔小得。唔係armani都唔好去旺角做一套四百既西裝啦。淨係食lunch都要千幾蚊一個月,如果要開埋ot,夜晚果餐即使去大檸樂食,以家大檸樂都要收三十幾一個dinner。來回車費,好彩住係港島唔過開就話十鬆d蚊一個來回,唔好彩既話就廿幾。。。仲要返得大公司,要陪一班搵得咁上下既人癲,食雪糕當然唔會係牛奶公司,一班人去食飯亦都唔會去老麥。。。放工後既消遣,一個happy hour都要成舊水啦,唱k食飯就仲
貴。
如果d衫褲唔穿唔爛,一個月淨係返工都要預二千五至三千。
咁搵萬二,一個月淨返五千幾。
呢五千幾,就要預黎有時買下衫(香港地買衫幾x貴),對皮鞋著得爛爛地買果對都要五六舊閒閒地(幾十蚊對既,著成日真係隻腳想生乜就有乜),有時有d突發節日如生日等,朋友既夾兩三舊,屋企人出得去食飯當然唔只呢個數,亦要希望無乜突如期來既請帖。
淨返既數已經唔多,當四千好未?但係一個如薯仔咁上進既大學生,如果投身於中環工,唔會覺得一個degree係夠用既,咁就要報多d qualification。做銀行既cfp,insurance broker等等考極都考唔晒,唔做銀行做其他金融related既cfa亦都係玩到嘔泡。一個試幾千,報埋course既話考一次試過萬亦唔出奇。
講左咁耐,都未講,如薯仔係有薯女,咁又點算呢?
返得中環工,仲要係大公司,唔知內情既實以為你好掂,食飯行街睇戲等支出當然係你比,仲要因為你返既係中環工,你既另一半唔會預期你帶佢食老麥。一個禮拜出黎玩一次哩?都閒閒地唔夠四五舊,一個月又千幾。。。咁當然又係唔好計果d乜乜節日紀念日既特備節目禮物等等等等。。。
呢萬二蚊,數到呢個地步,已經所餘無幾。
----------------------------------------------------------------
所以,如果你曾經cold call過一個後生仔又比佢cut過線,呢個可能就係薯仔。唔好怪我,我一諗起以上既野,又點會對financial planning有興趣。。 。。。
張貼者: hongkongpotato 於 上午 10:32
星期三, 2月 14, 2007
星期二, 2月 13, 2007
星期一, 2月 12, 2007
星期日, 2月 11, 2007
大 除 夕 24 ℃
大 除 夕 24 ℃ 38 年 來 最 高 溫
【 本 報 訊 】 紅 封 包 還 未 入 好 , 全 盒 還 未 盛 滿 , 遍 地 桃 花 卻 已 開 到 荼 蘼 了 。 天 文 台 預 測 , 丁 亥 年 年 卅 晚 ( 2 月 17 日 ) 氣 溫 將 會 高 達 攝 氏 24 度 , 是 38 年 來 最 暖 的 大 除 夕 。 狗 年 最 後 的 一 天 , 香 港 可 能 出 現 穿 背 心 行 年 宵 、 涼 冷 氣 吃 團 年 飯 的 失 常 奇 景 。 記 者 : 蔡 元 貴 、 蔡 朗 清
*之前我仲買左D冬天既衣服過年, 唯有即刻去補”飛”買番D 短 TEE 過年
【 本 報 訊 】 紅 封 包 還 未 入 好 , 全 盒 還 未 盛 滿 , 遍 地 桃 花 卻 已 開 到 荼 蘼 了 。 天 文 台 預 測 , 丁 亥 年 年 卅 晚 ( 2 月 17 日 ) 氣 溫 將 會 高 達 攝 氏 24 度 , 是 38 年 來 最 暖 的 大 除 夕 。 狗 年 最 後 的 一 天 , 香 港 可 能 出 現 穿 背 心 行 年 宵 、 涼 冷 氣 吃 團 年 飯 的 失 常 奇 景 。 記 者 : 蔡 元 貴 、 蔡 朗 清
*之前我仲買左D冬天既衣服過年, 唯有即刻去補”飛”買番D 短 TEE 過年
星期六, 2月 10, 2007
星期五, 2月 09, 2007
星期三, 2月 07, 2007
星期二, 2月 06, 2007
新年應該去看賀歲片
新年應該去看賀歲片
作者: 方佩淇(網絡文字處理:嘉頓)
推介給朋友
農曆有什麼節目?逗利市、剝瓜子、食蘿蔔糕,大人打麻雀,小朋友埋首拆利市,行年宵,看煙花……當然,還有看賀歲片。每逢新年時節,總有電影大堆頭大卡士掛帥對我們「恭喜發財」,看完之後也特別過得充實。
從小時候看到肥姐(沈殿霞)、董驃的「富貴」一家,到最輝煌的「雙周一成」,或者現在總看到杜琪峰/韋家輝的嘻嘻哈哈,總有明星在動手動腳跟我們拜年,已經成為香港人的指定動作。
就算電影市道再「疲弱」,農曆雞年(2005)不能失禮的情況下至少還有兩部賀歲片:《喜馬拉亞星》和《韓城攻略》。至於狗年(2006)1月底的農曆新年檔期,電影市道沉寂多時終漸見曙光,近日各大電影公司蠢蠢欲動,籌拍狗年賀歲片,目前已知的多部賀歲片包括︰由韋家輝執導、張柏芝、劉青雲、徐小鳳和陳小春主演的中國星賀歲喜劇《最愛女人購物狂》;李連杰主演、于仁泰導演的民初功夫片《霍元甲》。除英皇外,港產卡通片「麥兜」亦將加入戰團,陳可辛監製、趙良駿執導,與超過廿位藝人包括吳君如、鄭中基、陳慧琳、陳柏霖等拍攝真人版電影《春田花花同學會》。此外,寰亞電影及王晶等亦有計畫投資開拍賀歲片。
但越發令人懷念以前賀歲片「打崩頭」的日子,陪伴著八、九十年代香港黃金歲月。
賀歲片是乜東東?
泛指一切在農曆新年檔期上映的電影。其實「賀歲片」這個概念並非香港獨有,根據西方的商業操作概念,一直以來都會安排特定的檔期推出某類電影,以期可以賺取最大的利潤,一如聖誕檔、暑假檔等等。而在農曆新年檔的「賀歲片」,出現在八十年代影壇蓬勃的香港,其後更演變成台灣、內地等華人地區的習俗。
其實賀歲片可以說是代替舊式農村演神功戲。以往農村社會中,都會有人在傳統節日慶典時,籌辦戲曲演出,藉著為神做功德達至「娛人娛神」、「神人共樂」,為之「神功戲」。不過當香港的社會日益發展,由漁港發展成為城市,新年時一家老小「看神功戲」為樂的習俗,已經由「看電影」取代了。
基本上,「賀歲片」並沒有其特定的電影類型。就算是因為中國人的習慣,新年時節要喜氣洋洋,故此不會有沉重的黑幫片或驚慄片出現,清一色肯定是喜劇,大家都要熱鬧開心。不過賀歲片戲種覆蓋範圍之廣實在令人咋舌,可以有特務動作片,可以是一家大細的溫馨喜劇,可以是古裝武俠片,也可以是講食物的……總之符合以下的原則就成:
一. 大卡士大堆頭
人多熱鬧是中國人賀年的指定動作,而且明星也是賣座保證。由《八星報喜》、《家有囍事》到去年的《鬼馬狂想曲》,都是「人多好辦事」。
二.結尾一定要跟大家拜年
相信大家一定不會忘記,賀歲片結尾一定「齊齊整整,平平安安」,無論戲裡人物去了哪裡,最後都會企定定在螢幕前跟觀眾拜年,一齊高唱「齊歡唱,同慶賀」,就像《家有囍事》、《大富之家》等一系列,甚至到《嚦咕嚦咕新年財》劉德華也會穿上長衫同戲中演員一起唱「大勝無限番」。
三.片名要夠好意頭
《金玉滿堂》、《旗開得勝》、《百年好合》、《花好月圓》……由1985年新藝城的《恭喜發財》(譚詠麟主演)開始而來,以恭賀吉祥說話為片名傳統非常受落,皆因夠意頭醒神之餘又顧名思義──你未必知道戲故事內容,但肯定知道這是賀歲片!
尋找本土的時代變遷
其實作為發源地於香港的賀歲片,最能體現出的是香港的本土意識。有社會學研究曾特別指出,香港人對自己的意識記憶經驗,總是抗拒大傳統論說,諸如政治更替;而穿插於日常意識和民間風格這個兩個層次。 而從七十年代開始,大眾傳播媒體的發展迅速膨漲,電影作為媒介之一,是製造香港本土意識,甚至塑造普及文化的一個重要中介,在利潤掛帥之餘也是講香港的故事,以引起共鳴和認知。賀歲片作為香港電影的重要檔期之一,其內容、形式,甚至擔綱的明星陣容變化,都可說是認識香港社會民生面貌的一種途徑。
80年代
八十年代的是香港的黃金時期,社會經濟起飛,由六、七十年代的努力奮鬥發展至富裕的物質社會的階段,前人的辛苦耕耘,成就了全東南亞的最大電影生產地。當時的香港普及文化成功地提供一個群眾聚焦點,讓各類流行玩樂文化並行不悖的交流,同時也隱約流藏著社會氣氛變化。
關鍵人物:許冠文
許冠文從七十年代的《鬼馬雙星》崛起,成為票房保證,而他在1981年自編自導自演的《摩登保鑣》,就被不少人包括高志森視為港產賀歲片的由來,農曆新年必然之選。雖然故事仍然是許氏喜劇的套路笑話,但熱鬧開心就是新年應該做的事,結果票房也開紅盤。
其後在八十年代中後期許冠文的影響力慢慢下降,但他在賀歲片的位置仍然重要,無間斷地在新年檔期現身的許氏作品,無論是1983年的《鐵板燒》或1989年的《合家歡》,都是自成一格以笑料gag位先行的喜劇,到九十年代雖然仍有1992《神算》或1995年的《富貴人間》,但已經不是賀歲片的主流。
最佳拍檔
港產片的歷史上,不得不提的是新藝城及《最佳拍檔》系列。1982年新藝城以二百萬片酬邀得許冠傑加盟,再夥拍滿口台山話的光頭神探麥嘉,及「惡死差婆」張艾嘉,拍出了《最佳拍檔》。擺脫舊式爛衫功夫喜劇,混合了「占士邦」式飛車動作特技和連場笑料,結果票房大收二千七百萬,是八十年代港產片賀歲片的賣座保證,奠定新藝城在影壇的地位,更是開同類型電影先河,如靚人靚景,死人不見血,熱鬧精彩為主等。
《最佳拍檔》更在1983、1984、1986年開拍同系列續集,包括《最佳拍檔2:大顯神通》、《最佳拍檔3:女皇密令》及《最佳拍檔4:千里救差婆》,其中《女皇密令》更有二千九百多萬票房。《最佳拍檔》系列除了基本班底許冠傑、麥嘉、張艾嘉外,還因應故事發展不斷加入新卡士,如《女皇密令》飾演張艾嘉兒子的光頭仔,《千里救差婆》的葉蒨文、關德興及石堅,以當時來說星光熠熠,真的是新年必看之選。
福星高照
雖然作為「福星」系列的第一部,1983年的《奇謀妙計五福星》是暑假檔期,但其成功引發第二部,1985年《福星高照》,除了比前作更受歡迎外,更收入達三千多萬票房紀錄,更打敗同年新藝城的賀歲神仙喜劇《恭喜發財》。「福星」系列的成功,演員如打到飛起的成龍,洪金寶、元彪等居功至偉,更為嘉禾重登電影王國的寶座。
富貴一家親
但要講地道的香港社會,就一定要提高志森執導的《富貴迫人》系列。1987年高志森過檔德寶,開拍由沈殿霞、董驃、陳奕詩、李麗珍等主演的《富貴迫人》,以二千七百萬票房贏過新藝城當年的賀歲片《衛斯理傳奇》。1988及1989年先後開拍《富貴再逼人》及《富貴再三逼人》,後者不是由高志森執導。
《富貴迫人》講述居住於公屋的一家五口,他們對生活現狀並不滿意,常為小事爭吵,一天到晚想著要發達。但一天竟然能夢想成真──中六合彩頭獎,一家人從無到有再遇上鉅款化為烏有。高志森曾經在雜誌訪問提過,想開拍「屋村師奶中六合彩」,這種草根的凡人望發達心態,配以家庭的溫馨人情,對當時的香港社會「恨」發達的心態很有共鳴。續集《富貴再迫人》更涉及當時因為九七而衍生的移民潮,「驃叔」一家五口移民加拿大後又回港打拼的生活,雖然高志森認為自己是搔不著癢處,但現在回顧起來,卻有「回頭已是百年身」之感。
但談到家庭式賀歲片,不得不提新藝城在1988年開拍,由杜琪峰執導的《八星報喜》。雲集當時最紅的卡士周潤發、鄭裕玲、張學友、黃百鳴、馮寶寶、袁潔瑩,還有特別客串的鍾楚紅。同樣是溫馨家庭喜劇,環繞性格不同的三兄弟各有笑料故事,令《八星報喜》收三千七百萬,成為1988年的票房冠軍。《八星報喜》也開賀歲片家庭喜劇藍本,如強勁卡士,故事簡單易明溫馨,令一家大細心滿意足離場,到九十年代的《家有囍事》終於集其大成。
九十年代至今
踏入九十年代,香港面對經濟高速發展轉型,回歸前後對政治時勢及金融風暴的打擊等等,再加上電影市道由盛轉衰,賀歲片的轉型也可以看出從黃金時代到仍然苦撐的香港人社會心態。
家庭喜劇變種
至於九十年代的賀歲片經典,一定記得1992年的《家有囍事》。有不少網友懷念以往的港產賀歲片時,《家有囍事》是必然之選,有不能再有的陣容──已逝世的張國榮,轉型當導演的周星馳,柏林、康城影后張曼玉等,一眾巨星放下平時的形象盡情搞笑,極盡瘋狂誇張之能事。當年票房大概有四千九百萬,力壓同期的《神算》、《雙龍會》及《我愛扭紋柴》。
導演高志森也曾經承認《家有囍事》是脫胎自《八星報喜》,同樣是環繞三兄弟,他們的愛情親情故事等等。但《家有囍事》更抵死是將之徹底瘋狂漫畫化,全家人上至老爸老媽,下至兒子皆猶如《愛登士家庭》的希奇古怪,如camp camp地的張國榮與男人婆的「無雙表姑媽」毛舜筠,愛扮各種荷里活電影的「何里玉」,追女聖手至白痴周星馳,「巴黎鐵塔反轉再反轉」至各種奇形怪狀的電影造型,甚至是由黃面婆變成美艷的「程大嫂」吳君如,一曲【相逢何必曾相識】……當然,少不得結尾一眾演員身穿婚紗禮服向觀眾拜年。
《家有囍事》的成功,除了為當年黃百鳴剛成立的永高影業「省靚招牌」外,也奠定後來幾年的賀歲片,必定有一部大堆頭卡士的家庭喜劇。1993年相似橋段但換上古裝的《花田囍事》,1994年走回溫馨感人路線的《大富之家》,甚至是1997年黃百鳴試圖經兼再做失敗的《97家有囍事》和1998年《八星報喜》,都是這種大堆頭的港產賀歲片趨勢。想當年香港由八十年代的奮鬥期步入小康,戲中的家庭兄弟姊妹不用憂柴憂米,由上下一心到親情疏離等等。
大堆頭以外
雖然合家歡式家庭片在賀歲檔期中逐漸衰退,但大堆頭式的賀歲片仍然歷久不衰,1993年劉鎮偉替王家衛「執手尾」的瘋狂喜劇《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徐克在1995及1996年連續起用張國榮、袁詠儀,配以其他明星如鍾鎮濤及趙文卓的《金玉滿堂》,或劉青雲的《大三元》的賀歲喜劇;或者是試圖重拾新藝城的《愛情夢幻號》(1999年)及當年「最佳拍檔」式的《大贏家》(2000年),都是以大堆頭大卡士為號召,但其中與香港社會變化漸漸脫節,而引致反應每況愈下。
韋家輝曾經表示,拍賀歲片因為對象幅蓋面廣泛,其框框比任何檔期都要大,時代轉變亦令他要在有限的框框內作改變,所以他與杜琪峰近年的賀歲片「品牌」,雲集三代女星梅艷芳、鄭秀文及張柏芝的《鍾無艷》(2001年),以麻雀喻人生起落的《嚦咕嚦咕新年財》(2002年),去到韋家輝獨自經營的2004年《鬼馬狂想曲》及2005年的《喜馬拉亞星》,均走卡士大堆頭路線,但內裡卻和回歸後香港人心思變,對以往輝煌日子不在的懷念和勉勵,跟近年香港社會吹的懷舊風都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過近年賀歲片的戲種,由愛情喜劇取代一家大細的家庭片,中產OL口味主宰電影市場,同時也影響向來男性主導的賀歲片趨勢。以女性為本位的賀歲片,有鄭秀文走紅後的《鍾無艷》、《嫁個有錢人》(2002年)、《百年好合》(2003年)及《魔幻廚房》(2004年),楊千嬅則有《行運超人》(2003年)及《花好月圓》(2004年),甚至是張柏芝反串錦毛鼠的《老鼠愛上貓》(2003年),都可以看出女性口味在社會的主導地位。
雙周一成
絕對是久違的名字,八十年代中後期成龍跟周潤發各自撐起電影票房的一片天,加上九零年正式崛起的周星馳,形成「雙周一成」的局面,標誌著港產片票房的盛世,也當然成為賀歲檔期的必然陣容。直到九十年代中期周潤發往荷里活發展,成龍後來亦把工作重心也移至荷里活,「雙周一成」在賀歲檔期的影響力才慢慢減退。
周潤發歷年賀歲片
· 1988 《八星報喜》
· 1990 《吉星拱照》
· 1991 《縱橫四海》
· 1992 《我愛扭紋柴》
· 1994 《花旗少林》
由90年《賭聖》開始,周星馳正式開啟了娛樂圈的「無厘頭」時代,影響接近幾個世代(以三年作一個世代為計)。無論你對他的以往早期搞笑,或後來轉型喜歡與否,「星」品牌的不論故事類型題材的喜劇,必定是九十年代賀歲片入場之選。
周星馳歷年賀歲片
· 1991 《整蠱專家》
· 1992 《家有囍事》
· 1993 《逃學威龍三之龍過雞年》
· 1994 《破壞之王》
· 1995 《西遊記第壹佰零壹回之月光寶盒》、 《西遊記大結局之仙履奇緣》
· 1996 《大內密探零零發》
· 1997 《97家有囍事》
· 1998 《行運一條龍》
· 1999 《喜劇之王》
歷年成龍的賀歲片特徵只有一個:打,打得出色精彩觀眾就會看得開心,結果成龍也走出香港,由日本(《城市獵人》)到美國(《紅番區》、《我是誰》等)甚至世界各地,到後期成龍也正式往荷里活拍片。
成龍歷年賀歲片
· 1985《福星高照》
· 1987《龍兄虎弟》
· 1991《飛鷹計劃》
· 1992《雙龍會》
· 1993《城市獵人》
· 1994《醉拳II》
· 1995《紅番區》
· 1996《警察故事4之簡單任務》
· 1997《一個好人》
· 1998《我是誰》
· 1999《玻璃樽》
· 2001《特務迷城》
不過動作喜劇在賀歲片始終有其地位,有近年馬楚成的《攻略》系列,有意發展成賀歲片「品牌」,會是承繼《最佳拍檔》及成龍式的打到飛起的賀歲片格局呢?
2006/01/24 刊登
http://global.yesasia.com/b5/Emagazine/ArticlePage.aspx/section-videos/code-c/articleId-58/
作者: 方佩淇(網絡文字處理:嘉頓)
推介給朋友
農曆有什麼節目?逗利市、剝瓜子、食蘿蔔糕,大人打麻雀,小朋友埋首拆利市,行年宵,看煙花……當然,還有看賀歲片。每逢新年時節,總有電影大堆頭大卡士掛帥對我們「恭喜發財」,看完之後也特別過得充實。
從小時候看到肥姐(沈殿霞)、董驃的「富貴」一家,到最輝煌的「雙周一成」,或者現在總看到杜琪峰/韋家輝的嘻嘻哈哈,總有明星在動手動腳跟我們拜年,已經成為香港人的指定動作。
就算電影市道再「疲弱」,農曆雞年(2005)不能失禮的情況下至少還有兩部賀歲片:《喜馬拉亞星》和《韓城攻略》。至於狗年(2006)1月底的農曆新年檔期,電影市道沉寂多時終漸見曙光,近日各大電影公司蠢蠢欲動,籌拍狗年賀歲片,目前已知的多部賀歲片包括︰由韋家輝執導、張柏芝、劉青雲、徐小鳳和陳小春主演的中國星賀歲喜劇《最愛女人購物狂》;李連杰主演、于仁泰導演的民初功夫片《霍元甲》。除英皇外,港產卡通片「麥兜」亦將加入戰團,陳可辛監製、趙良駿執導,與超過廿位藝人包括吳君如、鄭中基、陳慧琳、陳柏霖等拍攝真人版電影《春田花花同學會》。此外,寰亞電影及王晶等亦有計畫投資開拍賀歲片。
但越發令人懷念以前賀歲片「打崩頭」的日子,陪伴著八、九十年代香港黃金歲月。
賀歲片是乜東東?
泛指一切在農曆新年檔期上映的電影。其實「賀歲片」這個概念並非香港獨有,根據西方的商業操作概念,一直以來都會安排特定的檔期推出某類電影,以期可以賺取最大的利潤,一如聖誕檔、暑假檔等等。而在農曆新年檔的「賀歲片」,出現在八十年代影壇蓬勃的香港,其後更演變成台灣、內地等華人地區的習俗。
其實賀歲片可以說是代替舊式農村演神功戲。以往農村社會中,都會有人在傳統節日慶典時,籌辦戲曲演出,藉著為神做功德達至「娛人娛神」、「神人共樂」,為之「神功戲」。不過當香港的社會日益發展,由漁港發展成為城市,新年時一家老小「看神功戲」為樂的習俗,已經由「看電影」取代了。
基本上,「賀歲片」並沒有其特定的電影類型。就算是因為中國人的習慣,新年時節要喜氣洋洋,故此不會有沉重的黑幫片或驚慄片出現,清一色肯定是喜劇,大家都要熱鬧開心。不過賀歲片戲種覆蓋範圍之廣實在令人咋舌,可以有特務動作片,可以是一家大細的溫馨喜劇,可以是古裝武俠片,也可以是講食物的……總之符合以下的原則就成:
一. 大卡士大堆頭
人多熱鬧是中國人賀年的指定動作,而且明星也是賣座保證。由《八星報喜》、《家有囍事》到去年的《鬼馬狂想曲》,都是「人多好辦事」。
二.結尾一定要跟大家拜年
相信大家一定不會忘記,賀歲片結尾一定「齊齊整整,平平安安」,無論戲裡人物去了哪裡,最後都會企定定在螢幕前跟觀眾拜年,一齊高唱「齊歡唱,同慶賀」,就像《家有囍事》、《大富之家》等一系列,甚至到《嚦咕嚦咕新年財》劉德華也會穿上長衫同戲中演員一起唱「大勝無限番」。
三.片名要夠好意頭
《金玉滿堂》、《旗開得勝》、《百年好合》、《花好月圓》……由1985年新藝城的《恭喜發財》(譚詠麟主演)開始而來,以恭賀吉祥說話為片名傳統非常受落,皆因夠意頭醒神之餘又顧名思義──你未必知道戲故事內容,但肯定知道這是賀歲片!
尋找本土的時代變遷
其實作為發源地於香港的賀歲片,最能體現出的是香港的本土意識。有社會學研究曾特別指出,香港人對自己的意識記憶經驗,總是抗拒大傳統論說,諸如政治更替;而穿插於日常意識和民間風格這個兩個層次。 而從七十年代開始,大眾傳播媒體的發展迅速膨漲,電影作為媒介之一,是製造香港本土意識,甚至塑造普及文化的一個重要中介,在利潤掛帥之餘也是講香港的故事,以引起共鳴和認知。賀歲片作為香港電影的重要檔期之一,其內容、形式,甚至擔綱的明星陣容變化,都可說是認識香港社會民生面貌的一種途徑。
80年代
八十年代的是香港的黃金時期,社會經濟起飛,由六、七十年代的努力奮鬥發展至富裕的物質社會的階段,前人的辛苦耕耘,成就了全東南亞的最大電影生產地。當時的香港普及文化成功地提供一個群眾聚焦點,讓各類流行玩樂文化並行不悖的交流,同時也隱約流藏著社會氣氛變化。
關鍵人物:許冠文
許冠文從七十年代的《鬼馬雙星》崛起,成為票房保證,而他在1981年自編自導自演的《摩登保鑣》,就被不少人包括高志森視為港產賀歲片的由來,農曆新年必然之選。雖然故事仍然是許氏喜劇的套路笑話,但熱鬧開心就是新年應該做的事,結果票房也開紅盤。
其後在八十年代中後期許冠文的影響力慢慢下降,但他在賀歲片的位置仍然重要,無間斷地在新年檔期現身的許氏作品,無論是1983年的《鐵板燒》或1989年的《合家歡》,都是自成一格以笑料gag位先行的喜劇,到九十年代雖然仍有1992《神算》或1995年的《富貴人間》,但已經不是賀歲片的主流。
最佳拍檔
港產片的歷史上,不得不提的是新藝城及《最佳拍檔》系列。1982年新藝城以二百萬片酬邀得許冠傑加盟,再夥拍滿口台山話的光頭神探麥嘉,及「惡死差婆」張艾嘉,拍出了《最佳拍檔》。擺脫舊式爛衫功夫喜劇,混合了「占士邦」式飛車動作特技和連場笑料,結果票房大收二千七百萬,是八十年代港產片賀歲片的賣座保證,奠定新藝城在影壇的地位,更是開同類型電影先河,如靚人靚景,死人不見血,熱鬧精彩為主等。
《最佳拍檔》更在1983、1984、1986年開拍同系列續集,包括《最佳拍檔2:大顯神通》、《最佳拍檔3:女皇密令》及《最佳拍檔4:千里救差婆》,其中《女皇密令》更有二千九百多萬票房。《最佳拍檔》系列除了基本班底許冠傑、麥嘉、張艾嘉外,還因應故事發展不斷加入新卡士,如《女皇密令》飾演張艾嘉兒子的光頭仔,《千里救差婆》的葉蒨文、關德興及石堅,以當時來說星光熠熠,真的是新年必看之選。
福星高照
雖然作為「福星」系列的第一部,1983年的《奇謀妙計五福星》是暑假檔期,但其成功引發第二部,1985年《福星高照》,除了比前作更受歡迎外,更收入達三千多萬票房紀錄,更打敗同年新藝城的賀歲神仙喜劇《恭喜發財》。「福星」系列的成功,演員如打到飛起的成龍,洪金寶、元彪等居功至偉,更為嘉禾重登電影王國的寶座。
富貴一家親
但要講地道的香港社會,就一定要提高志森執導的《富貴迫人》系列。1987年高志森過檔德寶,開拍由沈殿霞、董驃、陳奕詩、李麗珍等主演的《富貴迫人》,以二千七百萬票房贏過新藝城當年的賀歲片《衛斯理傳奇》。1988及1989年先後開拍《富貴再逼人》及《富貴再三逼人》,後者不是由高志森執導。
《富貴迫人》講述居住於公屋的一家五口,他們對生活現狀並不滿意,常為小事爭吵,一天到晚想著要發達。但一天竟然能夢想成真──中六合彩頭獎,一家人從無到有再遇上鉅款化為烏有。高志森曾經在雜誌訪問提過,想開拍「屋村師奶中六合彩」,這種草根的凡人望發達心態,配以家庭的溫馨人情,對當時的香港社會「恨」發達的心態很有共鳴。續集《富貴再迫人》更涉及當時因為九七而衍生的移民潮,「驃叔」一家五口移民加拿大後又回港打拼的生活,雖然高志森認為自己是搔不著癢處,但現在回顧起來,卻有「回頭已是百年身」之感。
但談到家庭式賀歲片,不得不提新藝城在1988年開拍,由杜琪峰執導的《八星報喜》。雲集當時最紅的卡士周潤發、鄭裕玲、張學友、黃百鳴、馮寶寶、袁潔瑩,還有特別客串的鍾楚紅。同樣是溫馨家庭喜劇,環繞性格不同的三兄弟各有笑料故事,令《八星報喜》收三千七百萬,成為1988年的票房冠軍。《八星報喜》也開賀歲片家庭喜劇藍本,如強勁卡士,故事簡單易明溫馨,令一家大細心滿意足離場,到九十年代的《家有囍事》終於集其大成。
九十年代至今
踏入九十年代,香港面對經濟高速發展轉型,回歸前後對政治時勢及金融風暴的打擊等等,再加上電影市道由盛轉衰,賀歲片的轉型也可以看出從黃金時代到仍然苦撐的香港人社會心態。
家庭喜劇變種
至於九十年代的賀歲片經典,一定記得1992年的《家有囍事》。有不少網友懷念以往的港產賀歲片時,《家有囍事》是必然之選,有不能再有的陣容──已逝世的張國榮,轉型當導演的周星馳,柏林、康城影后張曼玉等,一眾巨星放下平時的形象盡情搞笑,極盡瘋狂誇張之能事。當年票房大概有四千九百萬,力壓同期的《神算》、《雙龍會》及《我愛扭紋柴》。
導演高志森也曾經承認《家有囍事》是脫胎自《八星報喜》,同樣是環繞三兄弟,他們的愛情親情故事等等。但《家有囍事》更抵死是將之徹底瘋狂漫畫化,全家人上至老爸老媽,下至兒子皆猶如《愛登士家庭》的希奇古怪,如camp camp地的張國榮與男人婆的「無雙表姑媽」毛舜筠,愛扮各種荷里活電影的「何里玉」,追女聖手至白痴周星馳,「巴黎鐵塔反轉再反轉」至各種奇形怪狀的電影造型,甚至是由黃面婆變成美艷的「程大嫂」吳君如,一曲【相逢何必曾相識】……當然,少不得結尾一眾演員身穿婚紗禮服向觀眾拜年。
《家有囍事》的成功,除了為當年黃百鳴剛成立的永高影業「省靚招牌」外,也奠定後來幾年的賀歲片,必定有一部大堆頭卡士的家庭喜劇。1993年相似橋段但換上古裝的《花田囍事》,1994年走回溫馨感人路線的《大富之家》,甚至是1997年黃百鳴試圖經兼再做失敗的《97家有囍事》和1998年《八星報喜》,都是這種大堆頭的港產賀歲片趨勢。想當年香港由八十年代的奮鬥期步入小康,戲中的家庭兄弟姊妹不用憂柴憂米,由上下一心到親情疏離等等。
大堆頭以外
雖然合家歡式家庭片在賀歲檔期中逐漸衰退,但大堆頭式的賀歲片仍然歷久不衰,1993年劉鎮偉替王家衛「執手尾」的瘋狂喜劇《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徐克在1995及1996年連續起用張國榮、袁詠儀,配以其他明星如鍾鎮濤及趙文卓的《金玉滿堂》,或劉青雲的《大三元》的賀歲喜劇;或者是試圖重拾新藝城的《愛情夢幻號》(1999年)及當年「最佳拍檔」式的《大贏家》(2000年),都是以大堆頭大卡士為號召,但其中與香港社會變化漸漸脫節,而引致反應每況愈下。
韋家輝曾經表示,拍賀歲片因為對象幅蓋面廣泛,其框框比任何檔期都要大,時代轉變亦令他要在有限的框框內作改變,所以他與杜琪峰近年的賀歲片「品牌」,雲集三代女星梅艷芳、鄭秀文及張柏芝的《鍾無艷》(2001年),以麻雀喻人生起落的《嚦咕嚦咕新年財》(2002年),去到韋家輝獨自經營的2004年《鬼馬狂想曲》及2005年的《喜馬拉亞星》,均走卡士大堆頭路線,但內裡卻和回歸後香港人心思變,對以往輝煌日子不在的懷念和勉勵,跟近年香港社會吹的懷舊風都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過近年賀歲片的戲種,由愛情喜劇取代一家大細的家庭片,中產OL口味主宰電影市場,同時也影響向來男性主導的賀歲片趨勢。以女性為本位的賀歲片,有鄭秀文走紅後的《鍾無艷》、《嫁個有錢人》(2002年)、《百年好合》(2003年)及《魔幻廚房》(2004年),楊千嬅則有《行運超人》(2003年)及《花好月圓》(2004年),甚至是張柏芝反串錦毛鼠的《老鼠愛上貓》(2003年),都可以看出女性口味在社會的主導地位。
雙周一成
絕對是久違的名字,八十年代中後期成龍跟周潤發各自撐起電影票房的一片天,加上九零年正式崛起的周星馳,形成「雙周一成」的局面,標誌著港產片票房的盛世,也當然成為賀歲檔期的必然陣容。直到九十年代中期周潤發往荷里活發展,成龍後來亦把工作重心也移至荷里活,「雙周一成」在賀歲檔期的影響力才慢慢減退。
周潤發歷年賀歲片
· 1988 《八星報喜》
· 1990 《吉星拱照》
· 1991 《縱橫四海》
· 1992 《我愛扭紋柴》
· 1994 《花旗少林》
由90年《賭聖》開始,周星馳正式開啟了娛樂圈的「無厘頭」時代,影響接近幾個世代(以三年作一個世代為計)。無論你對他的以往早期搞笑,或後來轉型喜歡與否,「星」品牌的不論故事類型題材的喜劇,必定是九十年代賀歲片入場之選。
周星馳歷年賀歲片
· 1991 《整蠱專家》
· 1992 《家有囍事》
· 1993 《逃學威龍三之龍過雞年》
· 1994 《破壞之王》
· 1995 《西遊記第壹佰零壹回之月光寶盒》、 《西遊記大結局之仙履奇緣》
· 1996 《大內密探零零發》
· 1997 《97家有囍事》
· 1998 《行運一條龍》
· 1999 《喜劇之王》
歷年成龍的賀歲片特徵只有一個:打,打得出色精彩觀眾就會看得開心,結果成龍也走出香港,由日本(《城市獵人》)到美國(《紅番區》、《我是誰》等)甚至世界各地,到後期成龍也正式往荷里活拍片。
成龍歷年賀歲片
· 1985《福星高照》
· 1987《龍兄虎弟》
· 1991《飛鷹計劃》
· 1992《雙龍會》
· 1993《城市獵人》
· 1994《醉拳II》
· 1995《紅番區》
· 1996《警察故事4之簡單任務》
· 1997《一個好人》
· 1998《我是誰》
· 1999《玻璃樽》
· 2001《特務迷城》
不過動作喜劇在賀歲片始終有其地位,有近年馬楚成的《攻略》系列,有意發展成賀歲片「品牌」,會是承繼《最佳拍檔》及成龍式的打到飛起的賀歲片格局呢?
2006/01/24 刊登
http://global.yesasia.com/b5/Emagazine/ArticlePage.aspx/section-videos/code-c/articleId-58/
星期一, 2月 05, 2007
老 貓 燒 鬚
Click Click 情 報 科 : TVB 《 豬 事 町 》 抄 亞 視 扮 家 居 博 士
無 新 推 出 的 《 新 春 豬 事 町 》 , 是 個 提 供 家 居 生 活 智 慧 的 綜 藝 節 目 , 但 無 論 場 景 、 主 持 人 配 搭 以 至 內 容 , 均 有 抄 襲 亞 視 《 開 心 大 發 現 》 之 嫌 , 節 目 更 被 網 友 大 肆 抨 擊 , 看 來 無 這 次 真 是 「 老 貓 燒 鬚 」 !
無 前 晚 首 播 的 綜 藝 節 目 《 新 春 豬 事 町 》 , 找 來 胡 楓 、 米 雪 、 吳 家 樂 與 利 嘉 兒 主 持 , 雖 然 節 目 圍 繞 家 居 生 活 智 慧 充 滿 娛 樂 性 , 但 在 網 絡 上 卻 引 起 爭 議 , 事 緣 該 節 目 被 踢 爆 與 04 年 亞 視 由 何 守 信 、 鮑 起 靜 等 演 出 的 綜 合 節 目 《 開 心 大 發 現 》 如 出 一 轍 。
九 成 網 友 撐 亞 視
香 港 討 論 區 中 網 友 superkid 與 cococall 分 別 以 「 乜 無 套 《 新 春 豬 事 町 》 十 足 《 開 心 大 發 現 》 ? 」 及 「 新 春 豬 事 町 / 開 心 大 發 現 … … 你 會 支 持 邊 個 節 目 ? 」 為 題 , 大 爆 無 的 《 新 春 豬 事 町 》 無 論 場 景 甚 至 內 容 都 似 足 亞 視 的 《 開 心 大 發 現 》 。 心 水 清 的 網 友 superkid 留 言 : 「 由 主 持 到 內 容 安 排 都 抄 到 十 足 , 救 命 ! 難 得 無 記 有 面 叫 人 支 持 知 識 產 權 , 自 己 就 變 相 做 老 翻 。 」 cococall 還 在 網 上 舉 行 投 票 , 叫 網 友 選 出 自 己 支 持 的 一 方 , 結 果 《 開 心 大 發 現 》 暫 時 獲 逾 九 成 網 友 支 持 。
「 形 式 大 同 小 異 」
對 於 節 目 被 指 抄 襲 一 事 , 無 外 事 部 助 理 總 監 曾 醒 明 昨 在 電 話 中 否 認 說 : 「 我 唔 係 抄 , 其 實 好 多 資 訊 節 目 形 式 都 係 大 同 小 異 , 我 內 容 亦 唔 係 照 足 , 大 部 份 係 經 我 資 訊 搜 集 同 經 過 實 驗 造 出 。 」 其 實 《 開 心 大 發 現 》 是 一 個 提 供 家 居 生 活 智 慧 的 節 目 , 素 材 源 自 日 本 NTV 電 視 台 的 長 壽 綜 合 節 目 《 伊 東 的 家 桌 》 , 由 主 持 人 向 觀 眾 介 紹 全 國 的 家 居 心 得 , 節 目 在 當 地 也 大 受 歡 迎 。
無 新 推 出 的 《 新 春 豬 事 町 》 , 是 個 提 供 家 居 生 活 智 慧 的 綜 藝 節 目 , 但 無 論 場 景 、 主 持 人 配 搭 以 至 內 容 , 均 有 抄 襲 亞 視 《 開 心 大 發 現 》 之 嫌 , 節 目 更 被 網 友 大 肆 抨 擊 , 看 來 無 這 次 真 是 「 老 貓 燒 鬚 」 !
無 前 晚 首 播 的 綜 藝 節 目 《 新 春 豬 事 町 》 , 找 來 胡 楓 、 米 雪 、 吳 家 樂 與 利 嘉 兒 主 持 , 雖 然 節 目 圍 繞 家 居 生 活 智 慧 充 滿 娛 樂 性 , 但 在 網 絡 上 卻 引 起 爭 議 , 事 緣 該 節 目 被 踢 爆 與 04 年 亞 視 由 何 守 信 、 鮑 起 靜 等 演 出 的 綜 合 節 目 《 開 心 大 發 現 》 如 出 一 轍 。
九 成 網 友 撐 亞 視
香 港 討 論 區 中 網 友 superkid 與 cococall 分 別 以 「 乜 無 套 《 新 春 豬 事 町 》 十 足 《 開 心 大 發 現 》 ? 」 及 「 新 春 豬 事 町 / 開 心 大 發 現 … … 你 會 支 持 邊 個 節 目 ? 」 為 題 , 大 爆 無 的 《 新 春 豬 事 町 》 無 論 場 景 甚 至 內 容 都 似 足 亞 視 的 《 開 心 大 發 現 》 。 心 水 清 的 網 友 superkid 留 言 : 「 由 主 持 到 內 容 安 排 都 抄 到 十 足 , 救 命 ! 難 得 無 記 有 面 叫 人 支 持 知 識 產 權 , 自 己 就 變 相 做 老 翻 。 」 cococall 還 在 網 上 舉 行 投 票 , 叫 網 友 選 出 自 己 支 持 的 一 方 , 結 果 《 開 心 大 發 現 》 暫 時 獲 逾 九 成 網 友 支 持 。
「 形 式 大 同 小 異 」
對 於 節 目 被 指 抄 襲 一 事 , 無 外 事 部 助 理 總 監 曾 醒 明 昨 在 電 話 中 否 認 說 : 「 我 唔 係 抄 , 其 實 好 多 資 訊 節 目 形 式 都 係 大 同 小 異 , 我 內 容 亦 唔 係 照 足 , 大 部 份 係 經 我 資 訊 搜 集 同 經 過 實 驗 造 出 。 」 其 實 《 開 心 大 發 現 》 是 一 個 提 供 家 居 生 活 智 慧 的 節 目 , 素 材 源 自 日 本 NTV 電 視 台 的 長 壽 綜 合 節 目 《 伊 東 的 家 桌 》 , 由 主 持 人 向 觀 眾 介 紹 全 國 的 家 居 心 得 , 節 目 在 當 地 也 大 受 歡 迎 。
星期日, 2月 04, 2007
好 節 目
日期:2007年02月04日
好 節 目
在 北 京 要 蒲 的 士 高 便 得 到 工 體 一 帶 ( 即 工 人 體 育 館 附 近 ) , 一 連 串 幾 間 大 型 的 士 高 , 周 末 時 人 多 得 密 不 透 風 , 但 顧 客 一 般 年 紀 較 小 , 也 不 會 太 過 打 扮 , 冇 乜 靚 睇 就 唔 係 我 杯 茶 , 只 稍 留 片 刻 便 鬆 人 。 老 字 號 「 蘇 絲 黃 」 仍 是 靚 人 集 中 地 , 國 家 級 的 中 外 模 特 兒 都 愛 到 那 , 若 閣 下 在 香 港 蒲 開 老 蘭 的 話 , 在 面 一 定 會 碰 見 熟 人 。
在 港 人 飯 堂 「 金 多 寶 」 茶 餐 廳 碰 到 Beyond 的 世 榮 , 他 現 在 很 多 時 間 留 在 北 京 , 已 是 半 個 京 城 通 , 當 晚 世 榮 旗 下 的 女 歌 手 在 三 里 屯 爵 士 吧 演 出 , 大 家 同 往 打 氣 , 蒲 爵 士 吧 的 又 是 另 一 幫 人 , 另 一 番 光 景 。
蒲 了 幾 晚 , 老 友 眼 魚 提 議 不 如 是 日 蒲 屋 企 玩 煮 飯 仔 , 於 是 兩 支 公 到 了 傳 統 菜 市 場 買 , 北 京 城 市 面 積 越 來 越 廣 闊 , 政 府 為 了 令 市 容 更 整 潔 , 開 始 將 傳 統 菜 市 場 往 市 郊 遷 移 。 抓 緊 機 會 拜 訪 僅 存 的 傳 統 菜 市 場 , 海 鮮 檔 濕 , 北 京 四 面 是 地 , 海 鮮 花 樣 並 不 多 , 買 了 兩 斤 活 蝦 及 一 條 桂 魚 ; 在 菜 檔 買 了 涼 瓜 煲 排 骨 , 連 枝 帶 葉 的 脆 嫩 小 黃 瓜 在 香 港 吃 不 到 , 洗 淨 當 水 果 吃 , 是 通 便 佳 品 。
把 幾 位 沒 有 屋 企 飯 吃 的 當 地 朋 友 叫 來 , 大 家 群 策 群 力 , 弄 出 一 頓 美 味 零 味 精 晚 餐 , 飯 後 大 家 一 起 看 港 產 片 影 碟 , 細 心 留 意 , 發 覺 他 們 看 電 影 的 反 應 跟 港 人 其 實 差 不 多 , 沒 有 甚 麼 的 所 謂 文 化 差 別 , 反 正 好 看 就 繼 續 看 , 不 好 看 就 換 碟 。 是 夜 大 家 酒 醉 飯 飽 , 嘻 嘻 哈 哈 , 原 來 最 好 蒲 是 在 屋 企 , 冇 節 目 好 過 有 節 目 , 冇 節 目 便 是 好 節 目 。
谷德昭foodkok@hotmail.com
好 節 目
在 北 京 要 蒲 的 士 高 便 得 到 工 體 一 帶 ( 即 工 人 體 育 館 附 近 ) , 一 連 串 幾 間 大 型 的 士 高 , 周 末 時 人 多 得 密 不 透 風 , 但 顧 客 一 般 年 紀 較 小 , 也 不 會 太 過 打 扮 , 冇 乜 靚 睇 就 唔 係 我 杯 茶 , 只 稍 留 片 刻 便 鬆 人 。 老 字 號 「 蘇 絲 黃 」 仍 是 靚 人 集 中 地 , 國 家 級 的 中 外 模 特 兒 都 愛 到 那 , 若 閣 下 在 香 港 蒲 開 老 蘭 的 話 , 在 面 一 定 會 碰 見 熟 人 。
在 港 人 飯 堂 「 金 多 寶 」 茶 餐 廳 碰 到 Beyond 的 世 榮 , 他 現 在 很 多 時 間 留 在 北 京 , 已 是 半 個 京 城 通 , 當 晚 世 榮 旗 下 的 女 歌 手 在 三 里 屯 爵 士 吧 演 出 , 大 家 同 往 打 氣 , 蒲 爵 士 吧 的 又 是 另 一 幫 人 , 另 一 番 光 景 。
蒲 了 幾 晚 , 老 友 眼 魚 提 議 不 如 是 日 蒲 屋 企 玩 煮 飯 仔 , 於 是 兩 支 公 到 了 傳 統 菜 市 場 買 , 北 京 城 市 面 積 越 來 越 廣 闊 , 政 府 為 了 令 市 容 更 整 潔 , 開 始 將 傳 統 菜 市 場 往 市 郊 遷 移 。 抓 緊 機 會 拜 訪 僅 存 的 傳 統 菜 市 場 , 海 鮮 檔 濕 , 北 京 四 面 是 地 , 海 鮮 花 樣 並 不 多 , 買 了 兩 斤 活 蝦 及 一 條 桂 魚 ; 在 菜 檔 買 了 涼 瓜 煲 排 骨 , 連 枝 帶 葉 的 脆 嫩 小 黃 瓜 在 香 港 吃 不 到 , 洗 淨 當 水 果 吃 , 是 通 便 佳 品 。
把 幾 位 沒 有 屋 企 飯 吃 的 當 地 朋 友 叫 來 , 大 家 群 策 群 力 , 弄 出 一 頓 美 味 零 味 精 晚 餐 , 飯 後 大 家 一 起 看 港 產 片 影 碟 , 細 心 留 意 , 發 覺 他 們 看 電 影 的 反 應 跟 港 人 其 實 差 不 多 , 沒 有 甚 麼 的 所 謂 文 化 差 別 , 反 正 好 看 就 繼 續 看 , 不 好 看 就 換 碟 。 是 夜 大 家 酒 醉 飯 飽 , 嘻 嘻 哈 哈 , 原 來 最 好 蒲 是 在 屋 企 , 冇 節 目 好 過 有 節 目 , 冇 節 目 便 是 好 節 目 。
谷德昭foodkok@hotmail.com
星期六, 2月 03, 2007
星期五, 2月 02, 2007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