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談 “出埃及記” 是否好電影,
想 談論一下現在香港電影觀眾的理解能力/是否願意是理解能力
看電影除了票價外, 還需要付出一個小時以上的時間
是否應作資料搜集, 再決定是否適合入場 ?
你到餐廳用膳前, 都會留意門前的餐牌, 再決定是否適合入內 ?
由導演上套作品(或再前的作品), 已見其改變風格,
很多意念都由鏡頭,畫面取代直接講出,例如
影片第一個鏡頭已是英女皇的眼睛
任達華家中看新聞報導時是關於BT 上/下載電影
詹瑞文的角色其實出現多次,最後一次出現是想除去結婚戒指
任達華與溫碧霞唱K除了小城大事的歌詞外,
我認為就是殺害的場面
戲, 可能拍得不好看, 但這些場面是否需要有心去看 ?
不明白,就是爛,我們是否應該用腦去思考一下導劇情?
今天閱讀新聞組,
有人問 “ 每當變幻時我唔明間野點解叫MISS?”
一開場已有講, 不明可查字典, 可自己領悟
是真的不明, 還是連用腦的機會都放棄 ?